在“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动下,妇产医院、北大妇儿、协和医院等医院产妇扎堆的情况则越来越严重。据北京市卫计委一次对“单独二孩”办理人数的通报,截至10月31日,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已达26266例。按照市卫计委此前的统计数据,2014年至2016年,北京市每年可容纳分娩量分别为29万、31万、33万人次。尽管官方多次通报,整体数量没有超出相关部门的最初预期,但实际上,这一部分增加的生育压力,多数仍然聚集于妇产专科或特色医院之上,绝大部分三级医院产床都处于长期加床、超额使用的情况。
以北京妇产医院为例,据院方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目前医院每月建档名额为1500余人,共有220余张产科床位。尽管如此,按照其官网显示的信息,该院产科预产期2015年6月底以前的建档名额均已满,即使已经挂了号,也不能建档。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协和、北大妇儿,甚至友谊、天坛医院等三甲医院之上。
在基层医院产科技术有限、生孩子要保证万无一失等观念的影响下,以及剖腹产情况增多、高危孕产妇数量增加等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家庭在发现怀孕后第一时间仍会选择联络专科或附近三甲医院,排队挂号建档,而不愿选择就近的助产机构。在妇产医院建档名额已排至2015年7月的背后,包括海淀医院、上地医院等助产机构仍可随时接收明年生育的产妇建档。在上地医院,2015年1月的建档仍有名额。
专家观点;待产房
待产房图册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范玲:孕产妇家庭对于生育的重视和安全上希望万无一失的考虑可以理解。但实际上生育是自然的生理过程,扎堆大医院实在没有必要。从临床上来看,多数产检都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到附近的二级助产机构生产。
单从名称上来看,高龄产妇、胎儿臀位等等都可以称为高危,但从实际情况看,出现妊高症、糖尿病、宫内发育不良等情况的比例并不多,也只占到两到三成,其他大多数人是没有必要的
北京地区的危重孕产妇管理和转诊网络十分健全。一旦出现危重情况产妇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转诊。卫计委多次强调怀孕六周要去社区建档,以后我们也会坚持不出具这个档案不能建档。有了母婴健康档案,一旦出现任何情况,社区都会为你的健康提供多一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