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族”逐渐变为“地铁族”汽车社会逼近极限的同时,越来越塞车的交通和越来越讲效率的社会博弈的结果就是布点广泛、准时高速的地铁成为公共交通的主流。即使对于“有车一族”,能源价格上涨、交通拥堵的影响加上接驳设施的逐渐完善,“宠车族”(只养车少开车、平时坐地铁)、“接驳族”(停车在城郊,坐地铁进城)渐趋庞大,同时,被地铁压缩的城市时空让“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需求也被激发出来,通勤方式的改变和通勤时间的减少带来更多的通勤出行,地铁族群将更加鼎盛和活跃。地铁串联起他们的生活、工作和休闲空间,胜任他们各种身份的自如转换。
特征;城市的地下奔波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大都在18~35岁之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从事着职业化的稳定工作,通勤和消费成为乘坐地铁的主要目的,他们需要以地铁为通勤工具,也需要依赖地铁选择衣食物品甚至房产,以完成他们关于都市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或者是同伴中的潮男达女,穿着套头衫带着PSP、口袋书在地铁里穿行暴走;或者是西服男套裙女,优雅地夹着通勤包,勤勉充电工作;他们是现代社会的购物宝贝,熟知每个地铁口的商场和小店,灵通哪里打折,精于货比三家,坐上地铁,他们的购物袋里装的是“物美价廉”的“牌子货”,玩的是最富挑战性的娱乐,买的是挂着地铁牌的房子。他们不屑于打车的浪费、不忍于公交的蹉跎,又不敢于私家车的昂贵和繁琐。地铁干净舒适、高效快捷,提供给他们一个值得信赖的时空,短时间的聚合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来自族群的向心力和安定感,地铁以自己的魄力战胜漫长、战胜黑暗、战胜孤独,地铁内外的他们也一样。羊城通“嘀”的一声,就像识别族群身份一样,让他们得以富有朝气地进闸出闸。
这样一群人,我们叫他们地行人,或者地行族。对于城市来讲,与地行族群紧密相关的职场经济、地产经济、商业经济拔地而起。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