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昆虫同性恋昆虫的同性恋,是指同性昆虫的交配行为,其中以昆虫雄性与雄性交配的现象最为多见。科学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同性昆虫交配的发生纯属意外。虽然更大的动物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同性动机——比如维持联盟,这常发现于某种灵长类动物和海鸥物种,昆虫往往因轻率的试图保护伴侣而错误的参与同性性交。由于它们进化的能够迅速交配,它们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交配,因为如果动作慢了,它们就不得不放弃交配的机会。
动机;1、在某些情况下,雄性在与雌性交配完后,身上会携带有雌性的气味,从而向其它求偶的雄性发出混乱的信号。
昆虫同性恋
2、雄性和雌性长的非常相似以至于雄性无法区分潜在的交配对象是否是雌性,直到它骑在“她”身上并准备交配行为时才能“一辨雌雄”。
有的时候,这种极端的无差别会导致与静物交配,研究人员曾观察到甲壳虫试图骑在玻璃瓶上。这个玻璃瓶看起来像个巨大的雌性甲壳虫,它们会试图与任何给它们造成交配可能性的物体交配。
3、同性昆虫交配背后也包含蓄意动机的类别。
例如雄性蝴蝶、飞蛾、黄蜂都会利用同性交配以转移竞争对手对潜在雌性配偶的注意力。某些甲壳虫甚至利用同性交配将自己的精液传播到其它雄性个体身上,后者可能会传递给之后交配的下一个雌性身体里,尽管这种机制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4、雌性-雌性同性恋似乎存在另外单独的动机。
整体上来说,雌性-雌性性交似乎比雄性-雄性性交更具目的性。一项研究发现某些雌性甲壳虫会骑在另一只雌性甲壳虫上以显得更大,从而吸引更多雄性配偶。
影响因素;外界压力
截至2013年,昆虫世界里同性行为发生的频率仍不清楚,但在实验室环境下发生的同性行为比在野外要更多。这可能暗示着这种行为发生在有压力的或者隔离的环境里,但需要更多研究证实这一观点。
自我感受;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任何形式的性交都会给昆虫带来愉悦感,虽然这种可能性非常低。
昆虫同性恋 - 风险
由于雄性昆虫从解剖学上说并不接受雄性生殖器,因此在具有攻击性的交配过程中不合适的插入会给身体造成损伤。这种解剖学上的阻滞并非对所有物种来说都是问题,因为并非所有昆虫性交都涉及插入。即便如此,一项研究发现某些雄性昆虫发育出类似雌性的生殖器以降低同性插入产生损伤的风险。
昆虫同性恋 - 例子
某些蠼螋的雄虫和雄虫之间也会出现类似于雌雄之间的求爱行为,通常是一只雄虫反覆用尾铗敲击或摩擦另一雄虫,甚至双方模拟交配,这真是昆虫世界里少有的同性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