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k 查看: 11
拼音:kǒng guī zú
词条内容:恐归族是对在外地工作,年末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称呼。在常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扯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恐惧回家实在有太多的理由,如路途遥远、假期太短、年底回家各种开销加大、怕被催婚等等。
简介;恐归族在中国,每逢春节临近,总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对春节回家充满了烦恼与恐惧。对他们来说,回去团圆倒不如一个人冷清自在。他们的恐惧,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
表现;恐归族1、会造成严重的财政赤字危机。
谁的儿女有出息,更孝敬,当然是老人脸上有光的事情。而身在异乡的儿女们能够孝敬的惟一表现当然就是出手大方。
2、害怕父母逼婚。
婚姻大事是每个父母最悬心的事情。他们只希望你们能够早日结婚传宗接代让他们抱上孙子,却不明白现如今的婚姻也不是那么容易想结就结的。
3、怕领着媳妇回家受罪。
有些偏远山区仍然有些观念十分落后。刚刚结婚的女孩子跟着新婚老公回农村老家过年,吃饭住宿倒还可以习惯,可家里的规矩实在让她们受不了。
4、怕探亲访友没完没了,而回家要做的事情太多,假期太短。
5、怕常年在外已经不适应故乡的生活节奏。
6、怕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搞的自己手无足措。比如:你在哪里工作,一个月多少工资啊?诸如之类的问题,让人很苦恼。
7、怕自己在外面的某些习惯或者生活习性,回家之后不被家人认可与家人格格不入。
8、为购买礼品非常烦恼。家庭成员比较多的,一般比较烦这个。一年的工资,基本上都买了节日礼物了。
9、春节期间,交通压力很大,一般票都很难买到。有些地方,即使在网上也很难订购到车票。
10、年后任务计划重,心事重重,怕回家影响快乐和谐的氛围。
11、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原因,根据不同的人进行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专家建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儿女发出的心声,是他们最朴素的要求。“恐归族”要放下心理负担,要珍惜与父母相聚的机会。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日,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恐归族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蚁族、大龄男女等,这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要全社会都来关注。
其实,有时候,生活和工作让我们远离了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我们本该拥有的一切,然而想想我们得到的。才发现,我们没有得到的才是真正应该惋惜的。过节的时候回家看看,这才是家人的心声。常回家看看,这个才是爸妈的心愿。